易筋经是一种以强身壮力为主的锻炼方法,易有变易的意思,筋指筋脉。它的主要特点是动静结合,内静以收心调息,外动以强筋壮骨。对于易筋经,我们非常熟悉,在金庸先生所著的武侠作品中就曾多次提到。易筋经是古代智者的智慧结晶,大道至简,它来源于导引术,所... 详细内容如下
“易筋经"是一种以强身壮力为主的锻炼方法,"易"有变易的意思,"筋"指筋脉。它的主要特点是动静结合,内静以收心调息,外动以强筋壮骨。对于"易筋经",我们非常熟悉,在金庸先生所著的武侠作品中就曾多次提到。易筋经是古代智者的智慧结晶,大道至简,它来源于导引术,所以并没有经脉,丹田,这一类的说法,只讲气血,通过练习,调到全身气血平衡,气血平了,自然身体的阴阳就平衡,,阴平阳秘自然百病少生。
有句话讲的很好,柔弱胜刚强,筋柔骨顺百病消,柔弱的东西总是有生命力的,僵硬就是死亡的前咒,易筋的本质在于内壮外勇,内壮,是指五脏之气血充足,功能强大,外勇是指身体得到五脏之气,身体强大,力量充盈。
练功时,早晨面向东立,消除杂念,聚精会神,通身不必用力,使"气"贯于两手,边做边默念数字。练熟一式后再做下一式,熟练后连贯练习。各式锻炼方法如下:
第1式:两脚分开,距离同肩宽;两眼向前看,两肘稍屈,掌心向下;每默数一字,手指向上一翘,手掌向下一按;一翘一按为1次,共默数49次。
第2式:两手放在大腿前面,握拳,拇指伸直,两拇指端相对;每默数一字,拇指向上一翘,四指一紧,一翘一紧,共默数49次。
第3式:两手拇指先屈于掌内,然后四指握拳,两臂垂于体侧,拳孔向前;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第4式:两臂从下向前缓缓举起,高与肩平,两肘稍屈,拳心向对(1尺左右);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默数49次。
第5式:两臂缓缓向上举,拳心相对,两臂稍屈;两臂不可紧靠头部,上举时两脚跟提起;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两脚跟一起一落,默数49次。
第6式:两臂左右平举,屈肘,两拳对两耳(距离1寸),虎口对两肩;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第7式:两臂左右侧平举,高与肩平,虎口向上,两肩略向后仰,胸部略向前,两臂上举同时脚趾离地,脚掌着地;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第8式:两臂向前平举,高与肩平,两肘不屈,两拳距离5~6寸,虎口向上;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第9式:两臂左右分开,屈肘至胸部,然后翻两拳向外至鼻前,两拳距离约2寸,拳心向外;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第10式:两上臂左右平举,两前臂向上直竖,虎口对两耳;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第11式:两臂落下,两掌翻转至脐下两旁,两拇指离脐1~2分;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第12式:两手松开,两臂下垂,然后两臂前平举,手心向上,脚跟同时提起,脚跟落下时,两手还原,重复3次。
在练动功时要"动中静",即保持精神宁静的状态,全神贯注,呼吸自然;练静功时要"静中动",即在形体外表安静的姿势状态下,保持气息运动的和谐。只有动静结合,意、气、体三者互相配合,才能炼精化气,内养脏腑气血,外壮筋骨皮肉。
关于我们:
“膏药章”始创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400余年,传承了二十一代纯手工制作工艺,是一家专治颈、肩、腰、腿疼痛的百年膏药铺。历经沧桑岁月,为无数颈、肩、腰、腿疼痛的患者祛除病痛。
为了更好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膏药章”这一具有悠久历史底蕴的膏药铺品牌发扬光大,让“膏药章”膏药的神奇功效为更多患者摆脱病痛折磨送去福音,在继承数百年老字号的传统基础上,在国内首创“膏药章”特许经营连锁专卖店,让这一百年老号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服务千家万户。在此,竭诚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加盟“膏药章”,与我们共襄盛举、共享品牌、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