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的实体店可谓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人说60%以上的实体店处于亏损状态,99%的实体店都赚不到钱……
大家说的最多的是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造成很多零售店铺的关门、倒闭。
这种论调之所以流行,是因为这种观点迎合了当下中国实体经济的困境,表面看似有些道理,实际上则似是而非。
大家看看自己身边,在车水马龙的主街道,旁边人潮拥挤,顾客不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广告:清仓大甩卖,亏本跳楼价,今晚就搬走!
可是这个广告喊了三年了,店还在大卖!有些店铺倒闭了,马上就有人接手装修。
马云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认可了实体店的价值,众多线上品牌,如三只松鼠、小米等开始线下开店,且业绩异乎寻常的理想。
开店不赚钱 ,就是耍流氓。
不是门店不赚钱,而是有些人的门店不赚钱,不是实体店不行了,是你的店不行。
很多女性结婚后,为了照顾小孩就会想到开店;很多打工的觉得没前途就激情创业,于是乎,服装店、母婴店、餐饮店就开起来了。
二八定律一直都存在,真相是,80%的顾客只选择了20%的门店消费,同一条街上,总会有那么几家店格外地得顾客恩宠。
这些门店就是所谓的“旺铺”,你认为那是偶然吗?当然不是!
实体店要有一批骨灰级老客户
你看到做的好的店铺,就是由一批老客户的店铺。尽管夫妻老婆店,但客户关系很硬,就算你的东西便宜,因为多年的经营,老客户还是要去那家店,因为习惯了,更是出于对他们的信任。
实体店不能等着新老客户上门
要主动出击,不能做坐商,每天坐等客户上门一定不行的。要想办法,用一些新的营销方式推动客户上门进店和消费。
实体店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其实就是三个问题,要形成一个闭环。
第一,怎么吸引进店?
第二,怎么产生购买?
第三,怎么重复购买?
不可能等着客户来,坐商肯定不行,需要有一批老客户,也需要不断的开发新客户,产品还是第一位的,需要有个性化的产品和产品组合,形成核心品类带动其他产品的发展。
现在的资讯很发达,靠单纯的差价赚钱很难,所以要提升服务的质量,通过附加值赚钱。
从线下到线上没再到线下,通过社群等手段进行引流。
每个阶段要设计一个主要引流的方法。
方便定律
店铺在营业时,我们都会遇到过避雨、借伞或是问路的路人,面对这种情况,现在大部分商家都会因为嫌麻烦而拒绝给予帮助,不愿意给顾客和路人提供“方便”。
可是往往这样的冷漠,会被人记在心里,不再光顾你的门店。
在日本有一家商铺专门在街道上宣传,“花园式洗手间免费使用”,从而吸引了很多路人,吸引了大批客人前来使用,客人在进出洗手间经过店铺,人流量变多,总会有人驻足去了解一下这家商铺,客流量增多后,生意也越来越好。
与人方便,便是于己方便。
店铺影响力
店铺影响力直接决定顾客是否选择进入门店消费。试想一下,我们在逛街时,是什么,让我们产生走进一家店的冲动?又是什么,使我们产生消费冲动?
橱窗里模特的时髦搭配吸引你进店逛逛,精美的陈列促使你产生购物欲望,好听的音乐让你驻足停留,这都是影响定律。
1、产品是吸引顾客最关键的因素,为顾客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若是你的产品没有品牌力,那么做生意的第一关键要素就是要为顾客提供性价比很高的产品;
2、要留给新顾客好印象,让每个老顾客微笑交易。一次性让新顾客满意。满足新顾客的需求,让新顾客满意,也就意味着以后的老顾客数量的增加,这比任何说辞都有用。
3、主动创造一些人们口碑相传的机会。可开展一些优惠活动让客户加深对你的认识,例如:赠送小礼品,节日贺卡,定期进行商品的优惠打折活动。
4、可信度是口碑传播的关键。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恰当的联合销售,再加上良好的服务态度,门店的口碑自然就传播出去了。
酒香也怕巷子深
宣传成为营销的必然。不重视宣传,就只能坐以待毙。在区域市场内,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你的品牌名称、广告语、符号标志或是品牌理念无处不在。而且,这还是一件要持续不断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