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发誓下辈子不做女人了!!
大姨妈这位来了让你讨厌,不来又让你担心的神秘人物,确实让人难搞。更不幸的是,大姨妈往往不会独自驾临,往往带着疼痛和烦躁一起来折磨你。
痛经有多痛?可能只有女人才知道。痛的昏过去、痛到呕吐,这样的体验就发生在江西的蒋小姐身上。
先是小腹绞痛,浑身发软,然后感觉大脑缺氧 出一身冷汗顺着脸淌,然后倒床上继续冷汗,继续绞痛,热水与姜汤齐飞,暖宝与厚被共舞,但是一点用都没有,止痛药吃了都不管用,严重的时候都会昏过去,整个经期都要硬熬过去!
后来听膏药章膏药铺的老师说,这是宫寒,要暖宫,然后推荐百草暖宫灸,蒋小姐做了一个夏天的泥灸,然后经期的发现,最近一次生理期竟然不痛了!
“宫寒”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宫寒经闭,不孕病,温经汤。”此后历代中医论著中都有对宫寒的描述,如宋代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有病状描述。
明代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有“肉苁蓉治疗宫寒不孕”,明代武之望的《济阴纲目》有方剂治疗宫冷不孕,清代《傅青主女科?种子门》载宫寒重症。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人阳气。何谓阳气?《黄帝内经》里解释说,“阳气就好像天上的太阳一样,给大自然以光明和温暖,如果失去了它,万物便不得生存。
人体若没有阳气,体内就失去了新陈代谢的活力,不能供给能量和热量,这样,生命就要停止。一些年老体弱的人,在冬季往往容易感觉手足不温、畏寒喜暖,这种情况,人们常称之为“火力不足”,即祖国医学所说的“阳气虚”。
人身之阳气盛衰,往往标志着人体生理功能活跃的程度,但威胁人体阳气的莫过于寒邪。寒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体内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
如寒邪侵袭肝脏经脉,阻碍肝经气血运行,引起气血凝滞;若寒邪客于四肢,则形成痹症,西医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即属此类。
寒入子宫,就是宫寒,寒主收引,血虚则痛,宫寒会引发痛经,所以要想解决痛经,首先要解决寒的问题。
寒则温之,寒最怕阳,古人把太阳视为天之阳,把泥灸视为地之阳,百草御泥是御秉堂送给天下女性的宝贵礼物,百草御泥扶阳、祛邪、通经疏络,治疗产后风效果最佳!
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经常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功能:扶正培元,强脾健胃;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关元穴
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培根固元;培肾壮阳。
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这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补虚固本。
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中脘穴
中腕穴属奇经八脉之任脉,有聚焦及传导地部水液的功效。泥灸此穴不仅可治疗胃下垂入十二指肠溃疡等胃及消化系统疾病,还可以有效缓解胃痛等不适症状。
能调脾胃;能降逆化滞。此穴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内关穴
内关穴是麻醉、止痛的常用穴之一。
泥灸内关穴治疗效果很好,用较强刺激可使舒张压下降。可理气活血;安神定志。
合谷穴
合谷经穴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毒的作用。
患有慢性头疼的人,一旦感到疲倦时,在合谷穴做泥灸,就会将头疼的症状缓解。可清热解毒;疏筋散风,通降肠胃、清热镇痛。
涌泉穴
涌泉穴意指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可清脑醒神;安神定志;清热散风。
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有运化中焦,化湿滞,调膀胱,祛风冷的功效。
在阳陵泉穴上做泥灸,便可以起到疏肝利胆的效果。可通筋活络;疏经利节;清热利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