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李阿姨最近感觉头晕头疼,脖子僵硬,家人带她来膏药章膏药铺检查,发现是得了骨刺,提起骨刺李阿姨有很多疑问“我颈椎长‘骨刺’了,它是怎么长出来的,能除掉吗?”
其实像李阿姨这样的顾客朋友,在膏药章膏药铺时常遇到,他们都期待老师能帮他们把“骨刺”灭了。
那么骨刺到底是什么东西呢?膏药章膏药铺老师告诉我们:老百姓口中的“骨刺”,临床上说的骨赘、骨质增生,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多形成于骨骼的边缘,呈新生的骨组织,在X光片上呈现底部宽、尖端细的突起样表现。当然,年轻人也会有骨刺形成的,主要与关节长期负重或者反复劳损有关。
说起“骨刺”,很多朋友的心里的画面是这样的……“骨刺”就是骨头长了刺,扎在肉里疼痛难忍?当然不是。 骨刺不是“刺”,而更像是“唇”样的。骨赘的形成是人体骨骼老化过程中伴随的一种自然退化现象。
人体内有天然的自我调节、自我保护、自我平衡机制——代偿机制。而骨刺的产生就属于这一现象,是人体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骨与关节是复杂的机械系统,好比机械轴承一样,主要靠光滑的关节面相互接触进行活动,而周围的软组织对关节的正常运动进行限制和稳定。
随着人的年龄增长,人的脊柱和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会发生退行性改变,使脊柱和关节的平衡遭到破坏,出现脊柱和关节的不稳定。机体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恢复新的平衡状态,就会通过骨质增生的方式增加骨骼的表面积,减少骨骼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使脊柱或关节更加稳定。骨刺的生长,其实就是在保护关节!
所以,骨刺生长的地方,也主要是负重大、使用频繁的重要关节,比如颈椎、腰椎、膝盖、脚跟等等。
既然骨刺不是刺,那为啥还会这么疼?原来是经络不通导致的。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人身经脉中的气血,是周流全身,循环不息的,一旦寒气侵入经脉,经血就会凝滞不通……脉气不畅通,就会突然作痛。
所以治疗骨刺,主要是为了通络,而泥灸是最好的办法。泥灸疗法就是通过刺激穴位、疏通脉络和药力热传导,安全高效祛除体内的风、寒、湿、热、毒,达到治疾病、防未病,扶本固元,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肌体免疫力的功效。
阿是穴:就是灸痛点,哪里痛就灸哪里(如膝关节、足关节等)。
鹤顶穴:是经外奇穴,位于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有祛风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
大杼穴:是膀胱经上的穴位,位于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有强筋骨,清邪热的功效。
肾俞穴:是膀胱经上的穴位,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有滋阴补肾的功效。
命门穴:属督脉,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肚脐的正后方。有滋阴降火,接续督脉气血的功效。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正上方4寸处。有和胃健脾的功效。
足三里:属胃经上的穴位,位于外膝眼下3寸(约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有滋长气血,补肾益气的功效。
血海穴:是脾经上的穴位,有“血之海”的意思,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两寸。具有调经统血、健脾化湿、通利小便、通经活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