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萝卜,不少人认为,这只是餐桌上的一道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萝卜其实是可以药食两用的。萝卜,古称莱菔。在我国许多地方流传着“十月萝卜小人参”的谚语,为什么萝卜能获此殊荣呢?
萝卜原产于我国,本名莱菔。实际上,我们所说的莱菔是萝卜的根名,特指萝卜的根部,上古谓之芦,中古转为莱菔,后世讹为萝卜。从谐音的角度来说,莱菔又有“来福”之意,故民间认为,常吃萝卜,可以福气多多。
从中医来看,萝卜其味辛甘,性凉,入肺胃经,有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瘀解毒、清凉止渴、通利大便的功效。萝卜若久煮,则辛凉性大减,而偏于滋润;生用则辛凉力强。
古人常用莱菔来治病,如《本草经疏》言:“莱菔根,下气消谷,去痰癖,肥健人,及温中补不足,宽胸膈,利大小便,化痰消导者,煮熟之用也;止消渴,制面毒,行风气,去邪热气,治肺痿吐血,肺热痰嗽下痢者,生食之用也。”
?
宋代医家张杲著《医说》,其书中记载:富人李某生病,鼻血不止,极为危险,医生以萝卜汁、天然水和酒调服,鼻血即止。这是血气妄行,萝卜汁最能下气,气下则血亦下,自然血止。
白萝卜入肺,肺应秋季,所以秋天吃萝卜养生效果更佳。那么萝卜要怎么吃才好呢?今天膏药章膏药铺老师就跟大家谈一谈。
生吃
白萝卜各部分口感不同,吃法上也有所不同,萝卜中段含糖量较多,甜度较大,质地脆嫩,这个部位是整个萝卜口感最好的,所以适合生吃,用中段拌沙拉、做凉菜也都特别可口,另外也可以炒或做汤。当然平时不爱吃凉性食物或者脾胃功能弱者以熟食为宜。
白萝卜+香菇
白萝卜含木质素,木质素可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异物和坏死细胞的功能,从而加强人体的免疫能力,起到抗癌作用。此外,白萝卜还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血脂、降低血糖的功效,因为含有大量的有机硫磺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有强大的杀菌力,对于由感冒引起的发炎和咳嗽很有疗效。香菇也是抗癌、降血脂、血压的高手,二者合炖,抗癌 、降三高、预防感冒效力翻倍。
白萝卜+羊肉
秋冬季吃羊肉可驱散寒冷、温暖心胃,还能补气益血、滋养肝脏、改善血液循环。但“肉生痰”,羊肉吃多了容易上火,如果和有清凉作用的白萝卜一起炖着吃,不仅化痰、泻火,而且还能解油腻,让营养互补。
白萝卜+鲫鱼
白萝卜和鲫鱼煮汤有温中下气、健脾利湿的功效。这道汤还妙在“二白”食材上,白萝卜浸在奶白色的鱼汤里,让人看着就很有食欲。
晚上吃
俗话说:上床萝卜下床姜。意思是说,睡觉前要吃萝卜。
为什么呢?
从中医来分析,人欲健康,一定要符合天地自然规律。若是逆反自然,肯定是不利于健康的。早晨太阳温升,要吃姜,姜可温升阳气,正符合早晨阳气的规律;而晚上阳气敛藏,吃萝卜有助于阳气敛藏。
另外,晚上吃点萝卜可预防阳气外散,甚有益于健康。当然,萝卜毕竟是食物,若煮食,任何时候都是可以的,但还是建议晚上吃更符合中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