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台湾著名作家吴淡如曾经说过一个故事。上大学的时候,在她的宿舍里面,有一个姑娘坚持每天学习日语,但是这个姑娘很奇怪,每天只学习30分钟,但是学得很好。 吴淡如感觉很诧异,她很想超过她,于是吴淡如定下目标,每天学习两个小时,她想着:我就不信我每天学两个小时还不能超过你。
后来,吴淡如真的每天都学习两个小时的日语,可是呢,她没学习几天就发现自己很难坚持下来,尤其是忙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学满整整两个小时,而且当她看到自己的日语没有多少进步的时候,很容易垂头丧气。
最终,她的每天学两个小时日语的机会宣告失败。可是,吴淡如大学毕业的时候,她惊奇的发现,她宿舍里面那个每天学习半个小时日语的女同学竟然一直坚持了整整四年,后面考上了去日本公费留学还没有止步。
吴淡如感慨说:最重要的路程应该慢慢跑完,而不是刚开始跑得有多快,跑的过快,用力过猛,提前消耗所有的耐力,毅力,甚至无法到达终点。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例子生活当中比比皆是:
那些说着要减肥,不吃主食只吃肉的人,坚持不了几天,反弹之后的体重长得更厉害;那些一开始轰轰烈烈非你不可追求你的人,往往转身就牵起了别人的手。
正如马德老师曾说:我慢慢明白了我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深刻,吃饭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瘦下来,发一条短信期待它被回复,写一个故事、说一个心情期待它被关注被安慰,参加一个活动期待换来充实丰富的经历。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长舒一口气。
如果没实现呢?自怨自艾。可是小时候也是同一个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很多时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更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
“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