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家里的老人就常说:肝好,一切都好!肝不好,未老先倒!近几年肝癌发病率极高,并且治愈的几率不太乐观,为什么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
因为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等发现时,基本是晚期而且肝癌以10.1%成为存活率最低的癌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肝癌病逝,令人惋惜。我国每年有超过11万人死于肝癌,肝癌每年的新增病例占全世界的54%,发病率是第四位,死亡率是第二位。
肝脏,也是较为脆弱容易患病的一个器官,现在生活中,人们抽烟、喝酒、熬夜、大吃大喝等等,都会导致肝脏受损。如果不及时养护起来,后果很严重.....
提起这肝火二字,很多朋友都耳熟能详了,肝火旺,很大程度上源于肝气不疏。这就是气郁才能化火。
肝经的气血怎么走呢?看看肝经的循行图。你会发现什么?这肝经所涉及的范围,实在太广泛了。它绕阴器、抵小腹、夹胃脘、属肝络胆,同时又分布协助。所以中医又有肝火一烧,百痛难熬的说法,你看吧,胃炎胃痛的人,是不是在生气的时候容易发作?你再看他的舌头,发红苔黄,脉象弦数,好,这就是肝郁化火所致。
再比如说,胆囊炎患者,一旦疼起来,十有八九舌红苔黄,平时爱生气,脾气急躁。这不用多说,乃是肝郁化火。
又比如说,痛经患者,往往情绪急躁、压力大、一疼起来就痛不欲生。你看看舌头,舌红苔黄。这不用多看,十有八九是肝郁化火。
除了这些,还有那带状疱疹、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盆腔炎等等,如果用中医的角度看,很多患者也都症属肝郁化火。
所以要想百病不生,一定要注意养肝。那么肝怎么养?方法很简单,泥灸!
养肝常灸穴位
肝俞穴
与太冲穴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并且它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泥灸它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
期门穴
是肝经的募穴,也是肝经的最上的一穴,是调理肝的重要穴位,配合肝俞具有疏肝活血化瘀的作用。
足三里
是补脾胃的要穴,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靠它们运化,所以养肝必须把脾胃这个运化气血的“机器”保养好。
太溪穴
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而太溪能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太冲穴
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刺激太冲,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行间穴
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肝火的穴位。
大敦穴
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也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泉眼的意思。“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泥灸,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