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唐朝裴度少时贫困潦倒。
一天,在路上巧遇一行禅师。大师看了裴度的脸相后,发现裴度嘴角纵纹延伸入口,恐怕有饿死的横祸,因而劝勉裴度要努力修善。
裴度依教奉行,日后又遇一行禅师,大师看裴度目光澄澈,脸相完全改变,告诉他以后一定可以贵为宰相。依大师之意,裴度前后脸相有如此不同的变化差别是因为其不断修善、断恶,耕耘心田,相随心转。
裴度年轻未达时算命先生说他有牢狱之灾,一段时间之后那位算命先生又见到了他,可却惊奇地发现他的灾祸已经破解了,于是他问裴度是怎样化解的。裴度说他没做过什么,只是归还了主人一条自己偶然拾到的玉带而已。先生说正是这件善事救了裴度一命,而且以后会大富大贵。
成功与失败瞬间扭转;消极与积极瞬间转化,这就是思维模式的变化,心境的变化,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就是这个道理!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由此可见,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相,就结什么样的缘。
外境本无好坏美丑,好坏美丑全起于我们的自心。所以善良的心,看别人也总是充满善良的;美丽的心,则随时随处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样,仇恨的心看人,大都是那么可恨,抱怨的心也永远可以找到值得抱怨的理由。
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中记载: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起了恶念、说了恶言、做了恶事就会减损自己的福报,福报减少了,就会招致祸患。起念造恶,认为无人知晓,不会有恶报,纯属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每当我们想放纵自己内心起恶念时,应立即这样警醒自己:“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俗眼易骗,鬼神难欺;善人好欺,神罚难逃。”
作为善信,更应忆念诸天神灵对一切众生的心念悉知悉见,若生恶念,当即应在神灵面前生大惭愧心,发誓再也不造此恶。恶念如果能得到控制与去除,则恶言恶行自然不生,自然身心调泰,人生也将变得美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