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原理说的简单,落地很难,就像是战术,迂回包抄,出奇兵致胜,原理指挥官都懂。但是具体如何落地,还是要有专业的知识,进行实地考察,设计方案。
促销是一种短期的激励活动,目的是鼓励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购买或销售。其中有几个关键词:短期、激励活动、刺激购买、促进销售。那么,我们现在回忆一下,在我们做过的促销活动中,这几个关键词都做到了吗?其实很多人做了大量的促销活动,却没有真正理解促销的精要。
误区一:把促销做成常态
如果促销成了常态,那你产品促销的价格就变成了日常的价格,相当于没有促销。并且,一旦你不再促销时,客户就会犹豫,就不会来购买,他们会等到你打折的那天再来。同时这样也会给品牌造成很大的损失,客户会认为你就是一个整天打折的便宜货。
误区二:跟风做促销
没有自己的套路,看见人家做促销,就跟着人家的屁股去做,而不去研究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为什么做促销;也不去研究自己用户分层,是否适合这个促销方式。
误区三:促销活动方式单一
每次做促销活动方式单一除了打折还是打折。从来没考虑其他的促销活动,也不知道凭什么做促销,更不知道如何控制和引导促销带来的流量,白白浪费。
促销的正确姿势5W2H法则
Why,为什么要做促销活动
做促销是需要费用投入的,不可能是心血来潮之表现,所以在设计促销政策时,经销商就要弄明白为什么要做促销活动:是为了抗击竞争对手的“侵犯”,还是新产品上市拉动,还是清理库存。只有明白促销的出发点,经销商才能更好地设计有针对性的促销方案。
When,什么时候做促销
什么时候适合做促销?三个时期适合做促销:
1. 新品初期
2. 产品销售出现瓶颈或者稳定期
3. 产品销售的衰落期
Where,在哪里做促销
即把促销的场所加以确定,是在乡镇做促销活动,还是在卖场做促销活动,抑或是其他约定场所,从而明确促销的地点等。
What,要做什么样的促销活动
是买赠,还是抽奖,或是活动促销、特价促销等。作为经销商,尽量不要通过价格战的形式来做促销,因为价格战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并且,一旦价格拉下来,想再涨上去,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错觉折价——给顾客不一样的感觉例:“花100元买130元商品”错觉折价等同打七折但却告诉顾客我的是优惠不是折扣货品。
一刻千金——让顾客蜂拥而至例:超市“10分钟内所有货品1折”,客户抢购的是有限的,但客流却带来无限的商机。
超值一元——舍小取大的促销策略例:“几款价值10元以上的货品以超值一元的活动参加促销”,虽然这几款货品看起来是亏本的,但吸引的顾客却可以以连带销售方式来销售,结果利润是反增不减的。
临界价格——顾客的视觉错误例:10元改成9.9元,这是普遍的促销方案。
阶梯价格——让顾客自动着急例: “销售初期1-5天全价销售,5-10天降价25%,10-15天降价50%,15-20天降价75%”。表面上看似“冒险”的方案,但因为抓住了顾客的心里,对于店铺来说,顾客是无限的,选择性也是很大的,这个顾客不来,那个顾客就会来。但对于顾客来说,选择性是唯一的,竞争是无限的。自己不去,别人还会去,因此,最后投降的肯定就是顾客。
降价加打折——给顾客双重实惠例:“所有光顾本店购买商品的顾客满100元可减10元,并且还可以享受八折优惠”先降价再打折。100元若打6折,损失利润40元;但满100减10元再打8折,损失28元。但力度上双重的实惠会诱使更多的顾客销售。
多买多送——变相折扣例:注意送的东西比如“参茸产品”可是是“参茸”也是可以是“参茸酒”也可以是“参茸胶囊”。其实赠送的商品是灵活的。
组合销售——一次性的优惠例:将同等属性的货品进行组合销售提高利润。
Who,谁来负责促销即促销活动谁来具体负责实施。经销商策划的促销活动要想不落空,就必须明确促销的细节,把促销的各种事项落实到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这样,才能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施,有评估。
How,如何做促销
促销活动分几个阶段,不同阶段的不同主题与重点,促销的策略组合,促销定位等,制定出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等,从而让促销拥有主线和灵魂。
How much,促销费用预算
即促销要投入多少费用,包括促销品费用、样品费用、人力费用、场地费用,甚至公关费用等,通过预算,经销商可以防止促销紧要关头,因为费用问题而使促销活动“掉链子”,导致促销活动“虎头蛇尾”,效果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