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月 春暖花开,最近的天气很好,春光普照,阳光温暖,偶尔有点小风。很多小伙伴都趁着好天气带上家人外出踏青赏花,但是这种逍遥的日子马上就要结束了。
但是民间有句俗语:“打了春,别欢喜,还有四十天冷天气。”虽然已经到了春天,但是倒春寒时不时会带来顽强的冷空气。
这不,最近一股较强冷空气要来了,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此次冷空气过程的主要影响时段为19日至22日,此轮冷空气,大部地区的降温幅度将达到6℃-8℃。其中,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东北的降温幅度更大,可达10℃以上;老章提醒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大家一定要捂好了,别一不留神就会让疾病钻了空子。
“捂”对地方
寒多自下而起,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女性如果过早换裙装,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重点在于头、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是保护胃、脾、肠,预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寒从脚下起”,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保暖才能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
“春捂”要有度
“捂”带有一点热的意思,也就是说衣服仍应适当多穿一些。由于春风比冬风柔和很多,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宽松的款式,既挡风,又透气。但绝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如果衣服穿得很多甚至“捂”出了汗,冷风一吹反易着凉“伤风”。
“捂”对时间
冷空气到来前 24~48 小时,是疾病的高发期,比如感冒 、消化不良 ,经常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 。而青光眼 、心肌梗死 、中风等 ,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 。
因此 , 捂的最佳时机 ,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 24 ~ 48 小时;捂着的衣衫 ,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 。而减得太快 , 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 ,乍脱棉衣冻成病” 。因为你没捂到位 。怎样才算到位 ?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 , 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 ,也得再捂 7 天左右 , 体弱者才能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