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香椿
惊蛰刚过,天气回暖,万物复苏,对于吃货们来说,这是香椿上市的季节。香椿不仅风味独特,诱人食欲,而且营养价值较高,富含钾、钙、镁元素,维生素B族的含量在蔬菜中也是名列前茅。另外研究还发现,香椿对预防慢性疾病有所帮助。其中含有抑制多种致病菌的成分,含有帮助抗肿瘤、降血脂和降血糖的成分,以及相当丰富的多酚类抗氧化成分。香椿在唐、明、清代都曾为贡品,属药食两用。
香椿芽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涩肠止血、健胃理气、杀虫固精之功效。《本草纲目》称“椿叶香甘可茹”。《日华子本草》言香椿能“止泄精尿血、暖腰膝、除心腥痼冷、胸中痹冷、痃癖气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 因此民间有“常食香椿不染病”的说法。
但是香椿虽好,不能多吃。据《食疗本草》载:“椿芽多食动风,熏十经脉、五脏六腑,令人神昏血气微。若和猪肉、热面频食中满,盖壅经络也”。在网上也有不少人认为香椿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远高于一般蔬菜;故食之不可过量。所以很多人吃香椿的时候,心中难免有一丝顾虑,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植物生长需要氮肥。氮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元素,植物吸收环境中的氮,通过复杂的生化反应最终合成氨基酸。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硝酸盐是不可避免的一步。植物体内还有一些还原酶,会把一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所以,所有的植物中都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香椿也不例外。
2007年南京林业大学专门对香椿进行了检测,发现其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均未超出食用标准,且VC含量适中,可以放心食用。不过,如果还是担心亚硝酸盐的问题,可以这样做。
选择质地最嫩的香椿芽
香椿发芽初期的硝酸盐含量较低,随着香椿芽的不断长大,其中硝酸盐的含量也在上升。也就是说,香椿芽越嫩,其中硝酸盐越少,那么将来储藏中产生的亚硝酸盐也越少。所以吃香椿的时候,尽量选择嫩叶。
焯烫
焯水不仅是去除蔬菜农残的好办法,同时也能大大减少香椿芽中的亚硝酸盐。焯水的方法也很简单:烧一锅水,待水开后放入香椿芽,焯烫一分钟左右后即可捞出,以流水冲洗一下即可。
腌制椿芽少吃
很多人喜欢把香椿用盐腌两三天再吃,这是一个非常不安全的习惯。因为香椿腌制之后,亚硝酸盐的含量会迅猛上升,在三四天的时候达到高峰,所以要想健康,尽量不要吃腌制的香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