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古代医学重视忌口,现代医学亦很重视忌口,尤其是对一些常见病、急性病有着非常严格的饮食禁忌。如害了麻疹,须忌食脂肪油腻、香甜黏滞、辛辣、香燥、酸涩的食物,更忌海腥发物;若是冠心病,要严格限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尤其是蛋黄、猪脑、动物内脏;又如肝硬变,在伴有腹水时,要进无盐饮食,并控制入水量,严格忌酒和辛辣刺激品、生硬食物,以防引起食道静脉破裂出血。
今天老章就跟大家盘点一下,到底哪些东西需要忌口。
中医的发物
1发热之物
指使人体产生火热性现象的食物,如葱、姜、韭菜、胡椒、羊肉、狗肉等温热、辛辣易助热上火的食物。这类发物对于热性体质、阴虚火旺者不适合吃;对于结核病患者及伤口有炎症的人也不适合;发热口渴、大便秘结之人不宜食用。但对于寒性体质(即阳虚体质)者来说,吃这些发热的食物往往有驱寒益阳的作用,有助于驱除体内的寒气。
2发风之物
如海鲜、鱼、虾、蟹、鸡蛋、香椿芽鹅、等易使人生风、疾病扩散、加重皮肤病变的食物。
患有荨麻疹、湿疹、中风等疾病,或患有过敏疾病者不宜食用。另外,海鲜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是发物,容易诱发疾病。不过,虾等海鲜对于不过敏的人来说,因其富含优质蛋白质,是良好的营养物质。
3湿热之物
中医讲“甘能令人中满”,“膏粱厚味,足生大丁”,甜食会影响脾胃功能,油腻易生湿热,而产生疔疮。痰湿体质的人一般比较胖,容易困倦,舌苔多白腻。因为这种湿热之类的发物较难消化,多食容易引起湿滞,引发脾胃不适和其他症状。但是,湿热发物并非绝对不好,对于中气不足,体态虚弱的人群有一定补益作用。
4发冷积之物
是指具有寒凉的特性,容易损伤人体阳气,导致脾胃、心肺、肝肾等脏腑阴寒加重而导致泄泻、冷痛、咳嗽、胸痹等病症,如西瓜、柿子、冰糕、冬瓜、四季豆、莴笋、柿子等食品。
一般脾胃虚寒、寒症体质等人群不宜多吃。但是对于实热体质的人群,冷积发物是比较好的降火良方,尤其在夏季,但是也不宜多吃,以免过度伤阳。
西医忌口
酒
吃完头孢类药物,特别是注射完头孢类的药物后再饮酒,严重的话可能导致死亡。口服的藿香正气水、十滴水,包括外用的正骨水,都含有酒精,除了头孢以外,市面上最常见的感冒药 “对乙酰氨基酚”会加重对肝脏的损伤。抗过敏药、安眠药、降压药、阿司匹林、降糖药等,喝酒也会增加用药风险。因此,服药期间以及停药7天内应避免喝酒,喝酒前后3天需吃药应提前告诉医生。
烟
服药忌口的范围不止限于饮食,还包括烟草。服任何药物时都不宜吸烟。烟碱会加快肝脏分解药物的速度,服药时吸烟会导致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下降,影响药效,此效应在服药后的30分钟内尤其明显。为了保证药效和用药安全,建议服药期间避免吸烟,如果身边有人这段时间正在用药,应尽量避免在他们面前吸烟。
牛奶
牛奶会加重腹泻症状。腹泻时喝牛奶会受乳糖影响,加重腹泻症状而且会阻碍药物吸收。喝完牛奶,胃壁表面会形成一层膜,阻碍胃黏膜对药物的吸收。蒙脱石散、活性炭等具有物理吸附作用的止泻药也会吸附于牛奶之上,影响药物吸附病菌和霉素的作用。这类药还可吸附同服的其他药物,如果需要联合用药,最好隔开1~2小时。
醋
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病,需要服用铝碳酸镁、胃舒平等抗酸药。这些药物是通过跟胃酸中和而发挥作用的,服药前后如果食用了醋,会使抗酸药物药效打折扣,甚至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