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人们为了生活辛苦工作,马不停蹄,公司家庭两点一线,正是这繁重的压力还有高强度的工作让腰痛在不知不觉中盯上了你。腰部出现问题,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去医院检查,无外乎椎间盘突出或腰肌劳损,药开了一堆,效果却微乎其微;去按摩、推拿或拔罐针灸,也只能舒服几天。
有句话叫做“西药不如中药,中药不如中医外治”,中医认为腰痛多因风、寒、湿三气交结,合而成痹,闭阻经络而致。
《内经》指出: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肝主筋, 脾主肉, 所以外在筋、骨、肉病症反映肝、肾、脾的脏腑功能。《素问•脉要精微论》云: “腰者,肾之府, 转摇不能肾将惫也”。肾虚则骨髓空虚, 骨不坚则易闪错。“
在脏腑理论和经络理论指导下, 发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优势, 中医治疗腰痛已逐步形成了多样化的特色疗法, 如中药熏蒸、穴位贴敷、膏药、泥灸、推拿、牵引、埋线疗法、割治或挑治等,其中效果最好的是泥灸。
扁鹊曰:世间大病,不用灸,如何救命? 若灸迟,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性命坚牢。泥灸既能治疗又能调理还能保健;既能适宜老人又能适宜婴幼儿;既能适宜病人又能适宜健康人。所以古大医大德说:“治病之要术,无过泥灸!
身体好比一辆汽车,当过度地使用、超负荷地使用,而不给它保养时,等它坏了再去修,那么,修理好了的汽车,怎么说也不如原来的。同样的道理,人的身体如果病了、坏了,治好后,总有点后遗症。所以,人在没有病时,一定要注意保养。
中医外治离不开穴位,那么腰痛要灸哪些穴位呢?
《素问》有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与痛症关系密切;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人之思维,虽由心生,然非胆不断,故二者统一于神,取之可调心治神,使神为形用。
《四总穴歌》有云:“腰背委中求”;腰阳关、命门为督脉穴,取之可温养先天之阳气;天枢、外陵、水分、气海为腹部穴位,在薄氏腹全息系统中,均为腰部对应点,为治疗腰痛的要穴。
肾之经络, 经入脊内,贯脊至腰, 络膀胱”。肾与膀胱相表里, 膀胱经挟脊,抵腰络肾, 并下行臀股后外侧, 沿小腿后行于足背外侧, 至于足小趾至阴穴。脾俞、膀胱俞、肾俞、大肠俞、委中均为膀胱经穴,循行过腰脊。大肠俞、肾俞可补肾壮腰,治疗局部病证;脾俞、膀胱俞可健脾利湿,通利水道,祛风湿利腰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