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五脏六腑,可是提起三焦,可能很多人就不是很了解了,三焦,是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属脏腑中最大的腑,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在五行属火,其阴阳属性为阳。
华佗在《中藏经》中说:“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
三焦有多重要?
通行元气
三焦者,人之三元气也,……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调内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元气是人体根本,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赖后天之精以养,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通过三焦而输布到五脏六腑,充沛于全身,以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疏通水道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能“通调水道”,调控体内整个水液代谢过程,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体水液代谢是由多个脏腑参与,共同完成的一个复杂生理过程。其中,上焦之肺,为水之上源,以宣发肃降而通调水道;中焦之脾胃,运化并输布津液于肺;下焦之肾、膀胱,蒸腾气化,使水液上归于脾肺,再参与体内代谢,下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运行水谷
三焦者,水谷之道,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肌,泽毛,有输布精微之功;中焦“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有消化吸收和转输之用;下焦则“成糟粕而俱下人大肠,循下焦而渗入膀胱”,有排泄粪便和尿液的作用。
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人体的法则遵循天地的法则。天地之间清气上扬,浊气下沉,人体之内也应该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人体之内上虚下实,天地之间也应该上虚下实。
人在年轻之时,一般下焦比较实,上焦比较虚, 上虚下实,元阳充足,头目清醒,人就充满了活力。这就像晴朗的天空一样,天上风轻云淡,地面绿树成荫。
然而,到了老年,人会渐渐地变为下焦虚,上焦实。上虚下实,头轻脚重,人就会神清气爽;下虚上实,头重脚轻,人就会昏昏沉沉。
人为什么会上实下虚呢?
这是因为气的流动不通畅了,气都集中在了上部,不下降了,上面当然实了,下面当然虚了。
那么如何来改善这一状况呢?
要让上焦的心肺之气降下来,先要让下面的肝肾之气充实起来,方法之一就是站桩。
《黄帝内经•素问》有记载 “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其中的描述就是站桩。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前合抱于腹前,位置与脐同高,两臂抱圆,同时两膝微屈,重心下沉,两膝关节微微向两旁打开,维持1~2分钟后站起,放松,再重复。
站桩一定要坚持,苏东坡评价练站桩时所说:“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力百倍。”只要方法正确,坚持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