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寒,顾名思义就是身体寒凉寒冷。身体长期处于寒凉状态,就像人长期居在寒凉地方,整个人都不好。中医有这么一说: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可见,万病之源头就是湿寒。
气为血之帅,血是相对静态的,需要气去推动,气虚了血液运行无力就要瘀滞。血还有“遇寒则凝”的特性,寒可以减慢血液的流速,逐渐成瘀。
女人最怕的就是“冷”。体寒会导致身体血气运行不畅,从而导致脸长斑点。体内的能量不能润泽皮肤,皮肤就没有生气,粗糙干燥。最糟糕的是,我们的生殖系统是最怕冷的,体寒会引起宫寒,从而造成不孕不育或影响胎儿发育;宫寒还会引起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严重会造成子宫癌。
人长期处于寒性体质,还会导致肠胃炎、腹泻、便秘等症状,以及头痛、腰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等各种疼痛症状。
所以,女人要想美丽,就要补气、驱寒通络。神为气之主,精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兵。精力,精髓之力。体力,气血之力。前者生于内,后者用于外,泥灸是最好的生发气血的方法,女人这一生,5个穴位一定要常灸:三阴交,血海,涌泉,曲池,内关穴、足三里。
三阴交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主治肝、脾、肾三脏的疾病,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肝肾,调经血,主生殖的作用,泥灸三阴交对泌尿、生殖、消化、内分泌、心血管等多个系统皆有调整作用。
血海
血海是足太阴脾经要穴之一,顾名思义是治疗血证的要穴,能清热、凉血、散风、调经,尤其能活血化瘀。《针灸甲乙经》记载:“妇人漏下,若血闭不通,逆气胀,血海主之。”《医学入门》载:“此穴极治妇人血崩,血闭不通。”《胜玉歌》有“热窗帘内年年发,血海寻来可治之”。因此,泥灸血海穴是治疗和预防妇科疾病的常用穴位,此外,还具有养血润燥,和营解表功效,对皮肤瘙痒具有预防作用。
涌泉灸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能滋补肾之精气,增强脏腑的机能活动,《寿亲养老新书》中有用擦涌泉穴法强身延年的记载:“擦涌泉穴,其穴在足心之上……扬州有武官侍真者,官于二广,十余年终不染瘴,面色红腻,腰足轻快,初不服药,唯每日五更起坐,两足相向,热磨涌泉无数。”同时涌泉穴也是急救的主要穴位,对于休克虚脱,血压下降,中暑等均有开窍醒脑宁神,复苏升压的作用。对恶心呕吐亦有特效,灸涌泉皆可立止。
曲池穴
弯曲肘关节成90度,在肘的横纹头与肱骨外上缘内缘中点。本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之要穴。具有通经活络、祛风解表、清热降压、调和气血、和胃利肠等功能。可防治外感发热、咽喉肿痛、上肢不遂、中风偏瘫、肘背痛、胃痛、便秘、头晕、头痛等病症。早晚按摩此穴,可疏风散邪,提高免疫功能。
内关穴
在腕横纹上2寸,属手厥阴经,是人体八脉交合穴之一。具有调理气机、安神宁心、和胃降逆、镇静抗癌、扶正祛邪的功能,它是调节内脏的机关,能调整人体的呼吸、内分泌,促进气血交汇、循环,强化内脏功能,是治疗急症的重要穴位。用拇指施转揉按2~6分钟,对胸痛、胸闷、心悸、失眠、胃痛、呕吐、呃逆、运动性休克、酒精中毒、晕车等急病有减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