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过了“而立之年”,健康往往滑坡,身体开始发福,小肚子怎么遮也遮不住,一干点重活就腰酸背痛,体力精力大不如从前,人也越来越萎靡,就连房事也渐渐力不从心,其实这都是肾虚的症状,肾乃先天之本,肾虚乃万病之源,是时候为我们的健康做点什么了!
肾藏"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主纳气;皆主骨生髓,外荣于发,开资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与惊,在液为唾。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搞……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气强旺,人就精力充沛,骨骼强健,耳聪神清,头发乌亮。肾气一旦衰朽,则智昏耳聋、骨脆齿摇、须发早白,未老先衰。因此,养好肾就是养好了先天,会养肾就是会养生。
阳气若足千年寿,灸法补肾第一方
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把自己喻为扁鹊再生,写了一部医书《扁鹊心书》,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补肾扶阳。他认为自古补肾扶阳有三法:泥灸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这些穴位要常灸!
腰眼
泥灸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肤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又可刺激神经末梢,对神经系统的温和刺激,有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提高腰肌的耐力。所以,除了可以温补肾阳之外,对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可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对于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病也有一定疗效。
会阴
中医认为:海底不开,任督难通。李时珍说:“此脉才动,百脉俱通;一通百通有全坤。”会阴穴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为人体长寿要穴。会阴,顾名思义就是阴经脉气交会之所。此穴与人体头顶的百会穴为一直线,是人体精气种的通道。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收地气,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应,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
足三里
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是一个保健要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多气多血,增加胃肠蠕动,强壮脾胃。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民间甚至流传“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
三阴交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相交汇的一个聚合点,泥灸此穴有从阴引阳之意,补益阴精,长期灸这个穴位对肝脾肾都有补益固摄的作用。可祛湿浊,降血脂,还可以用来辅助治疗脂肪肝。女人腰膝酸软、白带增多、月经不调,都可以通过这穴位来治疗。
关元穴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故统治足三阴,小肠,任脉诸经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等作用,古今都作为保健的要穴。
肾俞穴
肾俞位于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约1.5寸。泥灸肾俞穴可以益肾壮阳、填精补髓、强腰健脊。每天泥灸20到30分钟,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对肾虚的病人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