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就会经常听到人们说冬病夏治,各种广告更是扑面而来,几乎全国性的大城市里的中医医院门前,排满了看病的长队,为什么世人如此重视冬病夏治呢?
我们的疾病是从哪里来的?“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就是外界的气候会导致疾病。过去,“风寒暑湿燥火”是纯自然的,但现在时代有了变化。这个“风”除了自然的之外还有风扇。“寒”除了自然的之外还有空调、冷气。空调、冷气也就是燥了,在空调冷气下空气就干燥。所以现在不但有自然的因素还有人为的因素,这也是影响健康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现在很多疾病都是在空调环境中慢慢产生的。
《内经》里讲的清楚,为什么会有天热呢?天热的时候是阳气发散,阳气需要发散,阳气发散就把里面的阴寒鼓荡出来。因为人要吃五谷杂粮,人的环境不能够保证每时每刻都那么理想,所以里面会有阴寒,阴寒要借什么力量发散出去呢?天地的力量,夏天。
夏天来了以后大家的汗毛孔都打开,然后天气又很热,人体的髓道就打通,就把很多的隐患排掉,这是肌体自己在调整,自然需要热,人身也需要热,这个时候阳气向外发散,就把内部的东西带出来,人要“顺”。
所以《内经》里面讲到夏三月是“无厌于日”,夏三月我们最讨厌太阳,但是《内经》明确告诉我们不要讨厌太阳,这就叫作“从之”啊,因为我们需要太阳。可是,现在我们很多人空调开的很低,温度就变的很低,人的阳气就往哪走?就往里走,就不是往外走。这就叫做“逆”啊,因为跟天的道路相反了,“逆之”就灾害生。很多疾病怎么来?就这样来的。
《本草正义》说“积滞既去,而正气自伸”,通就是在扶身体的正气。就好像我们打算住新房子,都是需要先把没用的垃圾清理出去,再填补新的家具,这就是中医“以通为补”的道理,仅仅通还不够,还要补,补什么?阳气,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夏季三伏天冬病处于缓解期,此时人体脏腑功能相对稳定,病情亦稳定,最适合治本。
所以,身边的朋友都差不多开始张罗着为自己进补了。
《黄帝内经》曰:火者,阳之精也,精之愈盛,火之愈旺。补阳者,莫过于灸法。灸者,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
灸膀胱经
膀胱经主管尿液和汗液,人体排泄途径有两条是膀胱经来主宰,它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管道!可以这么说,我们的膀胱经如同城市中的各种排污管道,汇聚多处的污水,等它们把这些毒素输送到这里后,就会由膀胱储存和排出!
灸督脉
背部除了膀胱经,还有一条对人体无比重要的经络——督脉。脊柱部位是督脉循行线路,督脉若不通畅,则脊柱失稳,必然出现脊柱关节变移错动、形体歪斜不正。脊柱为督脉从肾贯脊之所,若脊柱歪斜,督脉必然运行不畅,气血瘀滞不通,会直接或间接涉及内外、上下、前后、左右、脏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的功能。疏通督脉,不仅可以调整脏腑阴阳的失衡,还可以调整脊柱的力学改变,所以近年来民间多有“通督脉,调脊柱,治百病”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