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有没有感觉昏昏沉沉、哈欠连天、有气无力的,感觉身体被掏空,一点也不想动?老章告诉你,不是你一个人,这是夏季湿气重的表现!
夏天炎热干燥,人们常常会忽略湿气的存在,中医认为湿为长夏的主气,,夏季雨多地湿上蒸,是四季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最易感受外湿。除了外湿,还有内湿。内湿则是因为脾虚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引起的。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由于脾胃虚消化能量不足,或者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则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
中医古谚说:千寒易除,一湿难祛。湿性黏浊,如油入面。传统上,中医视湿气为大敌,将其称为“万恶之邪”。湿气之所以被称为“万恶之邪”就是因为它从来不分季节,不分体质,趁机而入。
湿气不会自愈,放任不管湿邪会一步步侵害人体的健康,起初是引起舌苔厚腻泛黄、皮肤起疹起痘,稍重时,胸闷乏力、体态困乏、咽喉肿痛、大便不成形;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关节疼痛,体型肥胖;久而久之还会引起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是恶性肿瘤。
祛除湿气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泥灸了,脾属土,自然界的泥土敷于人体,可谓与人体的脾“同气相召”,由此可知,凡因脾引起的疾病,用泥灸治疗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再加上泥灸可以补充人体阳气,所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使用百草御泥灸脾俞、肾俞、神阙、命门、涌泉穴五个穴位,可以扶阳固本,升清降浊,是很好的排湿方法。
今天教大家一个更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每天早上喝一杯姜糖水,仅需1分钟,就可以拯救自己的身体驱除自己身体中的湿气。
相传,唐初,药王孙思邈由秦入豫,适逢寒冬,药王看到当地人们面黄体虚、胃寒疲顿,就用当地怀姜取汁加入红糖、蜂蜜、金银花让人们当茶冲水饮用,人们喝后,顿觉胃暖身热,百脉舒肽,精神旺盛,一扫寒疲之气。
后来人们发现经常服用姜糖水能使人面色红润、神清气爽,同时具有暖胃、活络、驱寒、醒酒,尤其对体虚肢冷、脾胃虚寒、风寒感冒、咳嗽有独特的功效,女子服用此膏更有温经止痛、暖宫助孕、调理气血、美颜瘦身之效果。
在制作姜糖水的时候要注意:要用整姜,姜有燥热二性,把姜切成丝,就让它失了热性,只剩下燥性,功效自然就大打折扣了。还有,熬制的锅要用砂锅,而非铁锅。正确的制作方式是,用刀背把姜带皮拍散,再和红糖一起放入砂锅里,放入冷水,大火烧开,再用文火熬煮40分钟以上。中药是熬出来的,姜糖水的药用功效自然也需要用‘熬’字来体现。
当然姜糖水也并非喝得越多越好,要根据脉象和身体状况适可而止,胃寒的人最好在早上8点喝,肾寒的人最好在下午6点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