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曰:“先圣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闻乎?”
太公曰:“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此三者道之所止也。柔而静,恭而敬,强而弱,忍而刚,此四者道之所起也。故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
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什么意思呢?就是见了好事却懒惰,机会来了却犹豫,知道错了却不改。这三件事如果不去掉的话,人恐怕这辈子就这样了。
著名脱口秀《罗辑思维》的主讲人罗振宇说:“成大事者不纠结”,决定好了的事,就立刻去做,不要有丝毫的犹豫。生活中,很多人性格犹豫,遇事总是考虑太多,面临大事时瞻前顾后,既担心自己做不好,又对自己没有信心,最终在犹豫中错失了成功的良机。
三国时期的袁绍可谓人才济济,但他一时和刘备联盟,一时又和曹操联盟。外表宽容,内心猜忌,喜好谋略而不能决断,有人才而不能用,听到好的计谋而不能采纳,正如孟德所言:“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门下的谋士们互相嫉妒、互相谋害,不能齐心协力共事袁绍。最终落得个身死的下场。
在四川的偏远地区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裕。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去呢?”穷和尚说:“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多年来就想租条船沿着长江而下,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凭什么去?”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去南海的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
世间最可怜的人就是那些寻找保险、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的人,他们既不会相信自己,也不会为他人所信赖,最后都会两手空空,成不了大事。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人是一种害怕犯错的动物,在面对某件事情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去衡量各方面的因素,总希望能够得到最有利的结果,最终迟迟下不了决定。成功的人离不开“果敢”二字,他们在选择面前,果断的斩清繁杂的思绪,坚定自我,也敢于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王小波在《未来世界》里说过一句话:这世界上有些事就是为了让你干了以后后悔而设,所以你不管干了什么事,都不要后悔。
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所以别回头,也别犹豫,太急没有故事,太缓没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