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得妇科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像什么痛经啊、附件炎、盆腔炎、阴道炎什么的,不一而足,开各种各样的消炎药,或者止痛药,吃一点就好,过一段时间就犯,钱没少花,但是离全好却总是有点距离。
其实,如果你学点养生之道,这些问题慢慢调,反而更健康,人要想不生病无非两点,第一是经络畅通;第二,就是气血充足。不通则痛,绝大部分的痛经,都是受到了风、寒、湿热邪气致病因素作用,造成了冲任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者因为冲任、胞宫失却滋养, “不荣则痛”,痛经的病位在于冲任、胞宫,体现为腹痛,甚至伴有恶心反胃、呕吐呃逆、头昏头痛、全身无力等全身症状。
它之所以随着月经周期的到来而反复发病,是与经期冲任气血的转变有密切关系,在月经来潮期间的先后,血海从充满而转成为溢泻,气血由强盛充实而突然之间转为亏虚,冲任、胞官的气血变化迅速,招致痛经产生。
对于形形色色妇科的问题,完美的解决方案就是深灸八髎穴。
八髎穴位于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左右共八穴,故名,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分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脊椎两侧各四个,总共八个,故称八髎穴。髎,孔隙也;归属膀胱足太阳之脉,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因此八髎穴也可用来调理女性问题。
《类经图翼》提到:“上髎,主治妇人阴中痒痛,赤白带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云:“中髎,治妇人绝子带下,月事不调。”《针灸甲乙经》曰:“女子下苍汁不禁,赤沥,阴中痒痛,少腹控俛不可俯仰,下髎主之……肠鸣下注,下髎主之。
冲脉、任脉和督脉也都起于胞宫。督脉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他们支配,所以,八髎穴是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胞宫健康了,妇科问题没有了,困扰女性的很多杂病,比如失眠、便秘、爱生气、急躁、慵懒等,都会自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