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朋友聊天,他说,年轻人就是要多跳槽,只有这样才知道自己究竟最适合最喜欢什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诚然,有些人频繁跳槽是为了自我发展。
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做过研究,频繁跳槽的人有所差别,分别是“逃避驱动型”和“进步驱动型”。前者“易冲动,缺乏毅力,常常沉浸于负面情绪。”相反,进步驱动型“能够自我指导,有取得成绩的强烈驱动力。这些人会积极寻找不同的责任和工作经验”,而他们可能正是你要寻找的新员工。
问题困难之处在于,这两类人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类似。而且后者所占有的比例更小,用人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所以对于频繁跳槽的人往往都是排斥在外,毕竟,比起收益来,风险更大,为什么为了几颗金子花费这么大的力气?
青春是挥霍的资本,这句话可能十年前还有用。现在看来,青春太短,根本就经不起你的肆意挥霍。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的工作。无论你走到哪里,遇到谁,都会摊上那么几件糟心的事儿。
人生短短三十年,把握住了才能成功。
第一个十年应该要投资自己。什么叫投资自己?就是扎扎实实地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好,不要太在意工资,今天的工资可能是三千块四千块,就算加两千块钱的生活会改变吗?不会的,奔驰宝马还是买不起,大房子也买不起。
第一个十年走完了,如果到第二个十年可能有机会成为一个部门主管。到第二个十年,可能也结婚了,可能有个孩子,如果干得还不错,能干到一个部门经理,收入勉勉强强还能支撑一个家庭时。但是还是不够,上餐厅点菜的时候,还做不到把价钱盖起来,爱点什么点什么。超市买东西可以不要看价钱。第二个十年要学第二个东西,叫技巧,做事的技巧,待人处事的技巧,处理复杂事物的技巧。整片旷野,撩动人的思绪万千。
第三个十年才是财富积累的开始,那个时候收入会远大于生活所需,人生的财富从第三个十年开始计算,是收获的时间。可是很不幸,绝大部分人走不到第三个十年。
有了核心竞争力,就等于脚踏七色云彩。无论在哪里,都将是团队里不可替代的角色。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到极致,尔后那些“钱多、事少、离家近”都只不过是你应得的附属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