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背部是人体五脏六腑的反射区,可以通过后背来了解身体状况。今天有人问老章,这其中到底有什么说法?
人体的奇经八脉看似毫不相干,却又息息相关,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人体背部有各种腧穴,位于人体背部后正中线督脉上,其穴位走形与相应脏腑位置相当,五脏六腑的经络代谢与背腧穴有着密切的联系,腧,同“输”,即腧穴,亦作俞穴,因为腧穴是人身气血神气游行出入转输之处,故名之为输,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所以腧穴其实是我们人体五脏六腑反应点和刺激点。
背中的大腧在项后第一椎骨下的两旁,肺腧在第三椎下的两旁,心腧在第五椎下的两旁,膈腧在第七椎下的两旁,肝腧在第九椎下的两旁,脾腧在第十一椎的两旁,肾腧在第十四椎的两旁。
简单说来就是:肺部娇嫩最上面,左边为心右为肝,下面左脾右是胆,再下左胃右小肠,臀上左肾加膀胱,右边子宫和大肠。
心区
毛孔粗大、色素沉着、长痘:心火旺,有心事,浅睡多梦,心悸,心慌,手脚冰冷。
肝区
明显凸起:肝火旺、心情抑郁或脾气暴躁,面黄,口苦,目赤干涩,解毒功能弱,易引发酒精肝,脂肪肝,胆结石,两肋满胀,后背发沉,容易小叶增生,乳腺增生,手脚冰冷。
脾区
推膀胱经时更容易判诊,有气节、肿胀:肤色暗黄、皱纹明显、胃口不好、胃火或胃寒、口臭、胃胀胃疼、打嗝反酸,肌肉松弛、易淤青,月经不调。
肺区
毛孔粗大、色素沉着:肺功能减弱,易引发鼻咽问题,鼻炎、咽炎、候咙,干痒、易上火、胸闷气短。
肾区
发黑、色素沉着、肾虚纹、腰眼深:肾气不足,易脱发,记忆减退,睡眠质量不高,夜尿频繁,易受惊吓,黑眼圈,眼袋明显,耳鸣,易浮肿,怕泠,手脚冰,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妇科疾病,夫妻生活不和谐,性冷淡,不孕不育,腰酸背痛,下肢循环不好。
保养后背等于保命
背部同时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背部不像腹部有大动脉循行提供温暖,它只有一层薄薄的肌肉御寒,所以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经络入侵人体,伤及阳气而致病。
好消息——阳气、药物等特别容易从背部进入体内,因此很多中药外治法,如泥灸、熏蒸、拔罐等都在背部进行,只要灸透了,就能立刻生发阳气。
为什么泥灸背部可以立刻生发阳气呢?
首先,督脉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主一身之阳”,故而泥灸督脉补阳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其次,膀胱经遍布背俞穴,它们都直接与各自的脏腑相联系,也就是说:泥灸背部,直通五脏!
最后,背部有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膀胱经,古人把膀胱经比喻成人身体的藩篱,说它是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同时,膀胱经又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排毒通道,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剌激膀胱经,就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把人体的废物从尿液中排出去。
三伏养阳不养背,实在损失大!现在正值夏季,大家抓紧时间养背,这样一来调理冬病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