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江湖飘,哪有不崴脚,最痛苦的事情是,一旦你崴了第一次脚,很可能像中了魔一样,持续不断的崴下去,根本停不下来。
习惯性崴脚,专业叫“慢性踝关节不稳”指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后恢复不良,导致最终踝关节不稳定,引起踝关节频繁扭伤,进入“扭伤—不稳—再扭伤—更不稳”恶性循环。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会习惯性崴脚呢?
我们知道下肢关节的运动,都是受神经支配的。如果说经常崴脚,那么我们除了考虑局部的问题外,还应考虑神经肌肉系统,比如说腰椎的病变。如果是颈椎腰椎间盘突出,或是一些增生,造成压迫,我们下肢的本体感觉就会下降,我们的平衡能力就会下降。而且它所支配的肌肉群的萎缩,力量下降,那么就会出现崴脚的这种情况,很多老年人的崴脚多是因为腰突引起的,这种情况下,做好腰椎的预防调理可以大大减少崴脚的次数。
除此之外,如果之前有踝关节损伤, 造成了内侧和外侧的韧带损伤,又没有充分的重视,没有及时、正确、科学的治疗,造成了踝关节韧带的松弛,这样走路的时候就会出现习惯性的崴脚。
就是民间最常说的因为韧带松弛,导致踝关节不稳“晃荡”了。伤筋动骨一百天”,崴脚可不是小毛病,一定要引起重视,切莫大意,以免留下后患。
那么崴脚了之后,我们要怎么做?
休息
有些人在崴脚之后自行掰弄脚骨,甚至刻意剧烈活动,抱着侥幸心理以为活动活动筋骨就行了,殊不知,这些都是忌讳动作,会进一步加重内部损伤,使肿胀更明显,不利于恢复;虽然多数人足踝表面无伤痕,但踝关节内部会有组织损伤,如局部血管和毛细血管破裂,韧带或肌腱损伤。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制动处理,包括行走等活动。对于怀疑有骨折者,要去医院拍摄足踝部的X线片,明确有没有骨折。如果有骨折,原则上应该行手术治疗,使踝关节得以解剖复位,以免日后出现创伤性关节炎,造成踝关节长期、慢性肿胀和疼痛。没有骨折,我们才能按照踝关节软组织损伤处理。
冰敷
用冰袋或者其他温度比较低的物品放在损伤的踝关节部位,降低局部的温度。冷敷的目的是使损伤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达到减少出血和渗出,防止局部肿胀的目的。同时,冷敷有减轻疼痛的作用,一般持续1—3天。
加压包扎
通过局部缠绷带的方法压迫损伤的血管,减少出血和渗出,从而减轻组织的肿胀和疼痛。同时,加压包扎也起到踝关节局部固定作用,可减轻疼痛和因为局部不稳定或者活动产生的组织再次损伤。
抬高患肢
将受伤的肢体抬高10到20厘米,高于心脏的水平,就可以达到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踝关节肿胀的目的。总之,如果发生了崴脚,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正确的治疗,而不是随意的处理,要防止因处理不当产生的各种并发症。
正确使用红花油
人体组织受到外力损伤后,表现为炎症反应,大量液体会从血管内渗出到扭伤处,使局部出现肿胀,继而压迫神经,引起疼痛。这种反应一般在24小时内达到顶峰。红花油、活络油、云南白药等药油常含活血成分,在扭伤早期使用可能加重出血,导致瘀血扩散、组织水肿加重,24小时之后,扭伤局部进入血肿吸收和组织修复期,这时才可使用红花油等药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