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估值超过近千亿美金的金融科技公司,蚂蚁金服一直是全行业学习的标杆。蚂蚁金服招人也是如此,蚂蚁金服招什么样的人才?要具备这三点:真实、开放、有追求,于是很多人开始有样学样,甚至有人喊出了小公司最好没有管理,一定要做减法:我觉得最好的管理,就是不用管理,你为什么要管他呢?如果他主动要干这件事。
可是你真的按照他的说法来,就会发现,事情还真没有这么简单!信息化的今天,市面上的管理理论几乎都是针对大组织的,公司管理说白了: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授之以渔。日出月落時匆匆,迎风踏浪奔前程,世事纵有千千结.
可是小公司哪里来的人力资源部?小公司之所以是小公司,哪里有什么资源去浪费?大公司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而小公司不同,它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精力去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运作流程,哪怕是已经完善的非常好,但其实也是不健全的,更是不合理的。
以前跟一位老板聊天,在创业公司中他算是比较成功,起初,他创业是为了赚钱,目标很明确,但当他开始追求规模和效率,员工人数增加时,效率越来越低,收入也大不如以前了,经常有好员工跳槽。
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招聘的时候,自然就要找有野心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帮助公司赚钱,后续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这个目标。可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公司对员工没有情,所以当有更好的选择的时候,大部分员工自然心安理得的带着公司的资源跳到了更好的公司。
招来的员工留不住,自然也就无法做大,小公司的管理一定要符合自己的特点。
小公司啥特点?资源少,资源多还能是小公司?哪些人喜欢资源少的公司?自然是没有太多野心的人,所以,与其去找那些富有野心的人,不如发挥出这些安于现状的人的潜力!
人为什么安于现状?多年前,一个同事找我聊天,小吴,我特别想和你说说,我现在的工作状态。就是每天都好像在考试,但从来不公布分数,总是不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我安慰他说:你做得很好啊,老板也经常在表扬你啊。他笑了笑,三个月后,他离职了。
越有自驱动力的员工,越要管理,否则,看不到将来,会让他很焦虑,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帮他找准的职场定位
确定大行业前景,并根据行业发展,根据员工的能力和兴趣,进行岗位匹配,选择能够发挥优势的岗位。
清晰的职业规划
职业的上升路径主要分为两种:在同一公司,通过晋升的方式从基层员工跃迁成管理员工;在同一行业,从普通公司跳槽到行业顶级公司。
如果公司没有给员工第一条职业规划,那么员工只能走第二条。
培养核心竞争力
第一阶段:超强的执行力,使命必达。
第二阶段:具备“解决问题“的问题,从动手到动脑。
第三阶段:具备岗位相关的资源,可以为公司提供更多的价值。
第四阶段:拥有你的核心客户或技能,成为“不可取代“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