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老骨先衰”,身体健康,落点在“骨”上,事实上,大多数疾病都与我们的骨骼有关,沿着脊椎的31对神经分别由脊椎骨与脊椎骨之间的椎间孔伸出而贯穿全身。当脊椎发生异常时,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器官;同样,当器官不健康时,也可以从脊椎骨上找到异常之处。
很多人一提到护骨,就会想到吃钙片,科学的吃钙片是对骨骼健康有好处的,但这可不是全部噢~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护骨方式呢?老章温馨提示骨骼需四养,补钙+运动+睡眠+补肾,四管齐下,缺一不可。骨病并非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纪轻轻的人也可能被颈椎病、“鼠标手”缠身。护骨是所有人一生的功课。
10~16岁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长发育高峰期,这个时期,骨发育旺盛期,特别需要钙质,如果不注意补钙非常容易造成缺钙,首都儿科研究所对北京市1100名小学生进行骨度和体成分测量评估的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小学生骨骼含钙不足。
这个时期也是人体发育与定型的关键时期, 由于长期伏案学习、不运动再加之电子产品横飞,非常容易导致体态问题,抠肩、驼背、塌腰、高低肩、叉腿、骨盆倾斜……严重影响了孩子的骨骼健康。
所以这个阶段的要点在于补钙和体态矫正,我们应该这样做。尽可能每天给孩子喝牛奶,补钙,以促进长高;活动和锻炼能促进孩子的骨骼发育和肌肉发育,孩子分泌生长激素的高峰时间是在睡眠中,所以一定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培养孩子的坐、站、走、睡眠的良好习惯。
坐的姿势是挺胸,腰撑直,双肩自然放平,两眼平视。站的姿势是两足自然分开,于肩同宽,上臂自然下垂,挺胸收腹,两眼正视前方。走的姿势也是要抬头挺胸,双臂自然摆动。睡觉的姿势是双侧卧位和平卧位交替运用,要纠正蒙被睡觉和躺在床上看书的不良习惯。
20~30岁
此年龄段的人容易沉迷电子产品,长时间打游戏、追剧,往往带来两个问题。
颈椎病
长期低头看手机,会对颈椎形成压力,也会牵引肩颈部的肌肉,使之负荷过度。
这种坏习惯的结果,一方面会对肌肉、韧带和其他软组织造成损伤,另一方面,也会对椎间盘产生向后的压力,容易导致颈椎间盘向后膨出、突出甚至脱出。
腱鞘炎
长时间用手点击手机屏幕会导致拇指外侧疼痛,诱发腱鞘炎、腱鞘囊肿等疾病。
防治措施,预防这两个疾病的最佳方法就是适时休息,可以做一些伸展运动,以免肌腱、颈肩过度劳损。应该多做一些户外运动,以锻炼肌肉,同时加强心肺功能。和朋友们打篮球或网球是不错的选择。
30-50岁
此年龄段的人身体功能已超越了顶峰。45至49岁间中年人的肌肉力量减退达到22%,男性身体内的关节、骨骼会变得脆弱,尤其是一些缺乏运动或运动习惯错误的人,还会出现关节疾病,为了保持骨骼、肌肉的韧性,应该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应选择中等强度的活动,如快走、游泳、慢跑、骑车、跳舞、爬山等等,建议每周进行3次,但如果有几个月没有运动,重新锻炼要循序渐进,运动前最好做个心肺功能检查;除了运动之外,还要注意补肾,有条件的可以经常做个泥灸,补肾扶阳效果极好。
50岁以上
运动时间每天可一次或几次相加在30分钟以上,行有余力者可以过渡到中度,身体健康者也可直接从中度运动开始,重度运动应慎重,剧烈运动应列为禁忌。太极拳、扭秧歌、跳老年迪斯科、打门球、做体操均可,步行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
小孩子越摔越长,老年人一摔就散”,这是民间的认知。事实上,老年人骨折确实是一件严重的事,而且发生率也随年龄增高而增加;预防老年人骨折尤为重要,家中有年老长辈应多加预防,避免跌倒。如房间客厅地面不宜光滑,地毯较为适宜;浴室墙壁加装扶手,浴室外要放置防滑垫;坐着淋浴比盆浴安全,以免老人进出浴缸时滑倒;在家应穿布底鞋,皮底拖鞋易打滑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