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伏天,很多人的印象是调理冬病的好日子,很多人都忽视了,其实伏日也是最容易生病的日子,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伏天”的可怕!怎么说呢?就好比一个女人月子坐不好,会影响一辈子的身体是一样的:伏天过不好对我们的健康影响太大,绝非危言耸听!
古语言“冬养三九,夏养三伏”,三伏天不养生就好比女人月子没坐好,会影响一辈子的身体。《汉官仪》曰:“伏日万鬼行,故尽日闭户,不涉他事。”古人认为伏日是恶日,不宜出门做事,所以应该闭门在家,“伏藏”起来!
首先,入伏后有一个问题一般人都会搞混:伏天里我们要一心防暑?”错!古代圣贤几千年的顺天时养生智慧入伏之后要防寒!
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
这时受寒会怎样?
这时身体受寒,毛孔会闭合......
一是热邪不出,内外热邪勾结,心焦、肉酸、气短、皮粘等诸多不适缠绕周身;
二是热邪壅阻,外遭风寒,常患热伤风感冒;
三是体内阳气不足,身心不长,表现为秋冬心寒,四肢不温。
三伏天,要这样过!
伏天三神瓜
苦瓜去痱子,生食清暑泻火,解热除烦;熟食养血滋肝,润脾补肾,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丝瓜,平痰喘,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尿消肿,清热化痰,润燥,驱虫。冬瓜,增食欲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
夏练三伏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把握好锻炼的时间与运动负荷,在三伏炎热潮湿的日子里,尽量选择在傍晚阴凉的环境中锻炼。
平时可以多养心,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的锻炼方法: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防寒
避免冷风直吹。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空调房内的温度不宜设得过低,最好控制在24~26℃,老人更怕着凉,建议出门时带件长袖上衣或坎肩,进入空调房间或较凉的地方时,立即穿上,饮食注意少寒凉,要少吃冷饮,尤其是孩子。
泡脚
三伏天泡泡脚,祛除体内湿气没烦劳,还可以加点花椒或者艾草,花椒是常见的厨房调味料,其实花椒本身也有驱寒的功效,用花椒泡脚可以祛除里寒,扶阳气。花椒在中医里还有活络经脉的作用,把它与热水泡在一起,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睡眠。花椒本身也有杀菌、消毒、止痛的作用,用它泡脚对治疗脚气、脚臭、汗脚都有一定的帮助。
三伏灸
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在阳气最旺的夏季来膏药章泥灸,双重作用于人体,扶正气、通经络、祛寒湿,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