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60岁以上的人来说,骨头韧性差、脆性大,就像我们说的萝卜一样,一掰就断,所以人到中年,大家发现膝盖开始出问题了,水肿、疼痛、积液这些问题来了,酸痛感、弯曲时“咔咔”作响、灵活度降低等。很多人会选择吃钙片、抽积液、注玻璃酸钠。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手法,同样可以自己在家给膝盖“注入天然润滑液”,达到疏经络、调气血、护腿骨的目的。
气血——膝盖的保护神
有些人可能会说:膝盖气血不通就不通呗,不就累点儿么,能有多大事儿呀?别说,膝盖气血不通还真能让你“摊上事儿”,而且是大事儿。
气血是生命的基础,“气血调和则五脏安,气血不和则疾病生”, 我们每天走路、下蹲、跳跃都要用到它,时间长了,它就跟轴承一样会产生磨损。轴承磨损了,需要润滑油,气血就是膝盖的“润滑油”。人到中年,气血开始亏虚,供给膝盖的“润滑油”少了,膝盖就会干磨,损伤就会越来越重。这就会加剧风寒湿等外邪入侵的机会,冷痛、积液、水肿等就都来了。
危害还不仅如此,双脚是距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心脏负责泵血,把血输送到脚部是不容易的。膝盖就好比心脏与双脚之间的“中转站”,气血要输送到脚部就必须经过膝盖,经络堵得连膝盖的气血都供应不上了,又何谈它的下一站——脚呢?神医扁鹊说过:两脚之气血雍滞不行,则周身之气血亦不宜通。就是说,脚部的气血不通,浑身的气血就都通畅不了。
如何知道自己的膝关节是否出现问题?
上下楼梯时关节的感受是一个很重要的自测方法。先是下楼梯疼,这是膝关节发来的黄色预警;然后是上楼梯也疼,这是膝关节发来的橙色预警;最后是走平路疼,最终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会感觉腿疼,这说明您的膝关节问题严重了,发出了红色警报,就一定要注意了。
在这里,老章跟大家分享几个保护膝盖的方法。
折膝法
折膝法源自少林拳术精义,折膝法看似是跪着,却和我们平常的跪法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跪时双脚的后脚跟要顶住臀部,保持上半身直立,并略往后仰,同时,在跪坐的两腿膝窝之间,一定要垫上一块布袋,最重要的是,还要不停的揉膝盖。
在做折膝法的时候,我们的韧带、肌肉就崩紧了。崩紧等于牵拉,牵拉以后血液就开始循环,气血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膝盖,膝盖有了新鲜血液的供养,就可以消除积液,减轻肿痛,从而起到保护膝盖的目的。
泥灸
而中医认为关节炎是痹症,寒是主要的诱因。寒湿侵袭人体经脉,致经脉不通,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故见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剧,遇热痛减。寒湿留于关节,故关节肿胀。寒则暖之,泥灸由特有的火山泥、蜂蜡及名贵中药粉混合而成,结合火山泥的热辐射作用、中草药的特殊穿透力,敷于病灶部位,有温经通络、消瘀散结、祛风散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