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大败,败退的时候,孟之反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追上来,对士兵说是马跑得不快。
人事纷争在任何时代都无法避免。在一个地方做事,成绩表现好一点,就会引起各方面的嫉妒、排挤;成绩不好呢,又太窝囊。古来大多功臣良将皆不得善终多源于如此,刚刚有了点成就,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争功夺利,今天你杀我,明天我杀你。多少有才有识,有勇有谋的将士官员,不是死在与敌人的战斗中,却是死在昔日战友的屠刀之下。
庄子的弟子问庄子:“楚宣王用最高的爵位赏赐子发,子发为何不接受呢?”庄子说:“大功告成而不居,正是因为不居功,才能确保功业永存,这才是为臣之道。你们要记住。”
在下者对在上者,切忌以功自居,“无成”才能有成,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作臣下的最忌讳自伐其功,自矜其能。凡是这种人,十有九个要遭到猜忌而没有好下场。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意思是正因为不居功,也就无所谓失去。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也在《金刚经》中指出:成佛的方法很多,修一切善法都可以,但是有个共同点:成佛必须广度众生而且不可以有丝毫居功之念。四月者,送严寒而迎东君,历清明而过谷雨。金风和煦,万物复苏。百芳发而幽香逸,春鸟还而鸣声碎。
曾国藩先生有句名言:“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在现实中,公司管理也是这样一个道理。公司老板不要与主管抢功,事做成了,是主管的功能,在会上多加表扬和奖励,而主管在部门会议上则将功劳让给员工,多给予员工肯定和奖励,这样上行下效,自然就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当员工有过失时,主管会主动去承担责任,这样员工下次自然工作就认真了,这样的机制一旦形成,员工又何尝不稳定,又怎么会想着要走呢?
功劳这东西,你不说,它不但不会消失,而且可能存在并且升值。一旦你夸耀自大,功劳也就成了泡沫,徒有亮丽的外表,但是一戳就破。把功劳让给同事,主动承担错误的员工,老板同事肯定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