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看来,老师是一个光鲜靓丽的行业,受人尊重,而且还有寒暑假,工作也轻松,但是学校像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只要真正当了老师才知道老师的辛苦。
中医“久立伤骨”, 老师总是站着讲课站立时间过长,腿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使下肢血液回流受到影响,造成下肢肿胀、疼痛,严重的还会引起静脉曲张,足跟痛更是经常的事情。
今天我们就谈一谈足跟痛的问题,足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产生退行性改变的一种慢性健康问题,正是因为足跟痛一般不会剧烈发作,而是缓和的、渐进性发展;因此,初期都是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
足底筋膜是足底的一片扇形软组织,主要作用是维持足弓的高度,保持正确的步姿,承受体重,缓冲震荡,在行走或跑步时,会受到拉力,并给予活动时所需的扭力,弹性以及对地面的反作用力。
想象一下,足背是一张弓,足底筋膜就是这张弓的弓弦, 脚足弓过大或过小,体重过重、常穿硬底鞋、久站等因素造成足部负担过重,均会导致足底筋膜经常受到过多或不正常的刺激,导致疼痛。就像皮筋一样,拉的太用力就拉断了。
所以要想预防足跟痛,就要从筋上下功夫。
01补肾
《灵枢•经脉篇》云:“是主肾所生病者……足下热而痛。”故中医多从“肾”论治,但临床多遇肥胖者患此疾,系痰湿阻络,气血运行失畅所致。肥人多痰、多湿、多气虚。
推荐四种泡水喝的食物,补肾效果很好,枸杞、肉苁蓉、桂圆、菟丝子,也可以平时按摩承山穴,涌泉穴,昆仑穴,水泉穴四穴,不仅补肾还能预防足底痛。
02温热水泡脚
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人,如老师,每天回家后,用40度左右的温热水坚持每天泡脚20分钟,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让足底筋膜得到有效休息,第二天继续精力满满!
03抓毛巾
低足弓的人群,可以练习足趾抓毛巾的动作,注意足趾抓毛巾的时候,要记得先将足趾放平,先有下压和抓毛巾的动作。
04正确的行走姿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全民运动,跑步一直备受热捧,甚至到了每日一跑打卡考勤的程度。但是,却有不少人跑了一段时间后出现足跟疼痛的现象。但如果做好预防和跑步后的自我康复训练,跑步还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如跑步前拉伸动作(游园踏春足底痛,三招快速来缓解),选一双适合鞋子,跑步结束后的拉伸和适当的冷敷,都是很重要的。
05选对好鞋子
选择一双适合走路或跑步的鞋子,对于预防足底筋膜炎的发生十分重要的。什么是一双适合走路或跑步的鞋子呢?简单说,可以从如下五点去考虑。
第一是有一定的鞋跟高度(3cm左右,包括鞋子内的鞋垫);
第二是注意鞋跟不要太硬;
第三鞋子的后帮要有一定的硬度和深度;
第四最好有足弓支撑(如果没有,建议增加适当的足弓支撑,对于低足弓的人们更是如此);
第五是鞋子对折的时候,折线尽量在鞋子的前三分之一。
06适当减体重
体重过大,在站立或行走的过程中,不仅对足底筋膜的压力会增大,造成足底筋膜的损伤,同时对足弓、对膝关节等处的压力也会增大,所以适当减轻体重,对保持身体健康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