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大暑正值“三伏天”里,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是最好的养生季节,大暑在小暑之后,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盛夏的最后辉煌。
暑的意思是天热如煮,古人把天气热到极点称之为“暑”,那么“大暑”就是最热,气温最高,天地间热气蒸腾,犹如蒸笼。《管子》:“大暑至,万物荣华。”大暑孕育着成熟,万物感暑气而发,在自然天地里各争其时,展示生命的丰盛、辉煌和多姿多彩。
大暑有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礼记•月令》中言:“季夏之月……腐草为萤”。古时误认为萤火虫是由腐烂的草变化而成。其实萤火虫是产卵在水边的草根,多半潜伏土中,次年草蛹化为成虫,化为成虫的时节就在大暑。
二候土润溽暑
《礼记•月令》中言“土润溽暑”,即土壤浸润,空气湿热——降雨多,土壤、空气湿度大,温度高,是农作物疯长的时刻。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也是雷暴最常见、高温日数最集中、最频繁的时期。
大暑已至,立秋不远。
大暑标志着己亥年上半年的结束,也是下半年的开始。大暑过后16天就是立秋,我们会进入另外一个时空的转换:由养阳进入养阴,也就进入“秋收”的阶段。养阳还剩最后16天时间。
那么大暑要如何养生呢?
重在养脾
夏季人体消耗大,脾的运化功能需增强,才能更多地吸收营养维持人体的健康。我们可以喝一些养生粥来养脾。《黄帝内经》有“药以去之,食以随之”,夏季宜食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作用。
起居调养
大暑节气,天气炎热,此时要注意防暑,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汗出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出汗后受凉感冒。同时,室内要注意通风,避免出汗后直对风扇或空调吹风,以免感冒。
要注意睡好午觉,保持精力充沛。
保持平和心态
大暑时节,人们易动“肝火”,此时我们越要心静,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心静了,“气”自然就会“和”,而“气”“和”了,保持不急不缓、心平气和的状态,使身心舒展放松,心也就自然平静了。
三伏灸
上医治未病,寒症发在冬天,夏天其实并没有发,但还是要干预,夏天阳气最盛,我们要借大自然的力,来帮助我们,通过药物内服、外调,来扶助与调动人体阳气,以抵抗、驱散寒邪,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药之不及,针之不能,必须灸之。每年“三九灸”与“三伏灸”相配合,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可以显著加强和巩固效果,深受顾客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