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上说我们的体温是37度,但是每次去量体温,都会发现自己的体温只有36度多,一直以来都没有放在心上,以为是个体差异,结果这几天看到了一个报告,原来,我们人的体温一直在降低,37度已经是老黄历了。
人体37度这个标准是1851年制定的,德国医生对25000人反复测量后得出的结论,最近斯坦福大学研究了近150年的人体温变化,发现一百多年来我们的体温一直在降低,平均下降了0.4℃!
人体温度为什么会降低呢?很多人提出了解释,其中一个说法就是科技水平的发展。
人类原本保持一个恒温数值,本就是为了抵御真菌病毒,人类的免疫系统全开模式就是“发烧”,体温每提升1℃,免疫力就会加强30%以上。
其中有一个另类就是蝙蝠,蝙蝠体温是40度,拥有哺乳动物中最活跃,最强力的免疫系统,所以很多可怕的病毒都可以跟蝙蝠共存。
我们现在有更洁净的水源,有更干净的生存环境,有更卫生的饮食条件,所以,我们不会遭遇很多细菌的侵袭,加上我们用抗生素解决一般的炎症,这些都不需要我们人体维持较高的体温。
另一方面,是缺乏运动。人体体温跟肌肉数量有密切关系,以前我们要做很多的运动,而现在,久坐是很多人的常态,人们也好像越来越“懒”了,这让我们肌肉得不到锻炼,较少的肌肉就意味着较低的体温和较低的基础代谢。
体温降低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好事,代表着更好的生活条件,更高的生活水平,但是对于个体就不见得了,体温降低意味着抵抗力的降低。
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体温低的人,往往阳气不足,阳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它兢兢业业的维护人体内部的稳定,阳气充足的人往往身体好,而阳气不足的人,经常有各种体寒,手脚冰凉。
那么我们要怎么补充阳气呢?扶阳有三法,泥灸第一、运动第二、睡眠第三。
01运动
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运动,运动能让身体的细胞活动起来,可以让人拥有好气色并且更加健康,运动可加速体内新陈代谢的速率,使我们的心率、血流速度加快并且促进身体不断的释放热量,体内大量毒素、代谢废物等会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身体就会变得更干净和轻松。
运动还能使全身肌肉关节都得到有效锻炼,能促进更多钙质储存在骨骼中,显著改善骨质和骨密质,骨骼变得坚实就能避免骨质疏松,并且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的韧性变强,使关节稳固并避免关节炎的发生。
02泥灸
在“天之阳”不够给力的情况下,我们尤其需要借助泥灸来补充。 晋洪的《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都有泥疗的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说及泥与人体的关系,曰:“诸土皆能胜湿补脾。”
中医认为,脾属土,自然界的泥土敷于人体,皆于人体的脾“同气相召”,凡因脾引起的病症,用泥疗效果明显。几千年的历史明明确确的告诉我们,泥灸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03睡眠
睡眠,关系到每个人的身心健康。睡不好,萎靡不振、提不起神;睡得好,整个人容光焕发、活力无限,良好的睡眠可以使人体获得最充分、最有效的休息,不仅可以使人的体力和精力得到良好的恢复,还能为人的正常生活和生命活动提供有利条件,由此更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起到增强体质、促进整体健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