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吃的好,睡得好,身体就好,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睡得好身体好是对的,但是吃得好,身体好,就不见得了。现代人就是吃的太好,太多,才会有这么多的健康问题。
胃除了消化外,还发挥着储备的功能;可是现在人们天天有的吃、顿顿吃得好,胃容纳食物越来越多,胃压力越来越大,远远超过胃的负荷, 所以现代人胃病的人那么多。
所以要想身体好,你首先就不能吃太饱。饱的尺度如何拿捏?
首先,把握好吃饭的时间,每天定时吃饭,这样一来就形成规律,到点就饿了,而且对人体代谢也有好处,尤其是对于血糖的稳定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吃饭时间不固定,饱一顿饥一顿,人的代谢就容易失衡,就容易诱发肥胖、三高等问题。
其次,要吃的慢一点。人体消化吸收是有时间的,差不多要经过十分钟才会接到吃饱的信号,所以,吃饭的时候要慢一点,如果吃的太快,等大脑发现饱了的时候,身体已经吃的太多了。
最后,每口饭都要咀嚼30次以上,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吃饭时间,还减轻肠胃负担,在吃的时候,用小汤匙代替筷子,减慢速度。
想要长寿还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不要吃太精细的食物。中医认为湿有内外之分,外湿是指外界的湿邪入侵人体,而肥甘厚味正是人体湿邪的来源之一,明代养生专书《寿世保元》中也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活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咨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浊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全太和"。
所以,吃东西一定不要只追求味道,吃点粗粮。吃太精细的食物,食物中的很多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会丢失。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来说的, 由于加工简单,粗粮中保存了许多细粮中没有的营养。
比如,含碳水化合物比细粮要低,含膳食纤维较多,并且富含B族维生素。
同时,很多粗粮还具有药用价值:荞麦含有其他谷物所不具有的“叶绿素”和“芦丁”,玉米可加速肠部蠕动,还能有效地预防高血脂、动脉硬化、胆结石等。
吃粗粮成了近年来的一种时尚。但是,主要是一些年纪大的人喜欢吃,一方面是在怀念过去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认为它营养高、口感好。
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年轻,健康,而且喜欢更好的口感,反而不爱吃。
其实这是一种倒置,年纪大的人由于消化不好,粗粮其中含有过多的食物纤维,会阻碍人体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免疫能力,反而适当吃一些细粮有益健康,而年轻人反而应当多吃一些粗粮。
所以,单纯的追求粗粮也不好,粗细粮搭配吃最合理,以6分粗粮、4分细粮最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