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用电脑、玩手机的低头族越来越多,颈椎问题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也正是如此,很多单位体检都增加了颈椎X光的检查,然而结果都是“颈椎反弓”,很多人因此而非常紧张。
那么什么是颈椎反弓呢?
从侧方看人体在端坐或站立时的颈部似乎是直的,其实包绕于内的颈椎并不是直的,而是在其中段有一向前凸出的弧度。在医学上把这一向前的弧形凸起称为颈椎的生理曲度。
通过X线片上的颈椎显像:沿此曲度走行,在各个颈椎椎体后缘都有形成的连续、光滑的弧形曲线,医学上称之为颈椎曲度。
正常颈椎呈现“C”形向前的生理弧线,它既保证了颈椎活动的高度灵活性,又减轻了颈椎间盘的重力负荷,使颈椎处于最佳的力线状态下工作。如果没有生理弯曲,颈椎会出现僵直,甚至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就称为颈椎反弓。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发生违背颈椎生理曲线的姿态和活动,这样一来就容易改变颈椎的生理曲线,造成反弓,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高枕”,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
除此之外,长时间伏案、长时间上网、搓麻、低头玩手机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容易造成反弓。
看自己颈椎是不是有问题,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看颈椎的活动度。颈椎有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旋右旋等六个活动度,前屈后伸应该在70-80度,左右侧屈在30-40度,后仰时鼻尖平行于地面是一个标准的颈椎活动度。
如果颈椎活动度很好,不用担心自己的颈椎有毛病,可能只是肌肉疲劳或者是早期的颈椎综合症,这时候干预,肌肉舒展开、弹性恢复了以后,颈椎也就可以恢复到正常的曲度。但是一旦晚了就没办法。
如何做好颈椎的日常保健?
试试这几个动作。
1.双掌擦颈
脖子后面,从头颅底端到躯干上部这一段分布着百劳穴的3个点。
在不遗余力工作时,不妨抽出短短几分钟来按摩这3个反应点,两手手指互相交叉,放在颈部后方,来回摩擦,力度要轻柔,连续摩擦50次,颈部发热后,会有很放松和舒适的感觉。
2.颈部对抗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双手放在脑后,脖子后仰,同时双手向前拉,让脖子与双手形成对抗,让颈部肌肉发力得到锻炼。颈部肌肉强劲,就能在头部前倾的保证力量的维持。
3.收下颌
中医认为肝主筋,养肝就是养筋,养肝很简单,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平视前方,并完全放松。此时头部会自然突出;缓慢且平稳地向后移动头部,直到不能再向后为止。
在做这个动作时,请一直平视前方,不要将下巴翘起;当头部向后移动到最大幅度后,再做头部回缩的姿势。
双手可以放在下巴上,辅助下巴用力贴近颈椎,做到极限,坚持5秒,然后放松,这时头部和颈部会恢复自然突出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