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每月总有那么几天,大姨妈走了,身体却冰凉了起来,手也冷,脚也冷,你抱着暖瓶都无济于事。女人难,老人就更难了,夏天空调一开,老寒腿就hold不住了,两条腿疼起来没完,夏天绵延不绝的大雨更是雪上加霜,晚上被折腾的睡不着,膝关节老化了,根本承受不住身体的负担。
古语:“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很多人为了驱寒费尽心思,其实三伏天用泥灸热敷,用好了可以不花钱帮你找回好气色。
泥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敷法,主要用于关节痛、风寒感冒、痛经等常见问题。泥灸的原理主要有两个:一是单纯利用其温热作用,二是在相关穴位处进行中药热敷,使温通作用和中药的功效合二为一,寒则热之,以热驱寒,所以热敷对于寒证有着立竿见影的功效,活血、止咳、消炎、除痛…
《黄帝内经》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也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那么泥灸为什么能起到补阳的作用呢?
提到泥灸,就不得不说艾草,艾草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少数药物之一,《名医别录》中说艾草“主灸百病”,《药性论》中说艾草“能止崩血,安胎,止腹痛。”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纯阳。因为艾草禀性纯阳,所以对调理寒邪、阳虚有奇效。而泥灸除能发挥艾草的纯阳之性外,还富含矿物质能量泥以及多种中草药精华,从而起到补阳的作用,所以怕冷的女性要补阳,泥灸效果更好。
止咳
灸背可使呼吸道、气管、肺等部位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这主要是因为背部循行的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外邪侵袭,则恶寒,发热,鼻塞;而督脉主一身之阳,一旦受侵则阳气虚衰,抵抗力变低。因此常用泥灸敷背,可使膀胱经和督脉正常运行,对止咳、感冒以及提高抵抗力都有好处。
催眠
颈部有安眠穴,对于失眠眩晕有很好的效果。在睡觉前将泥灸敷于后颈部,人会感到温和舒适,先双手发热,慢慢脚部也感觉温暖,能起到催眠作用。此外,还能作用到大椎穴,因此对调理颈椎病也有不错效果。
缓解疼痛
很多人认为少女痛经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只要每月忍几天就是了,然而,这种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的小腹部胀痛,绞痛或抽痛,常常可持续数天,严重时还可伴恶心呕吐,中医认为通则不痛,泥灸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平时泥灸可以有效缓解痛经。
泥灸最佳时间
上午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开始升发,借助这个时间泥灸可以事半功倍,特别是针对阳虚、气虚质的人,如怕冷,手足不温,免疫力低、大便不成形等。当然根据不同体质和情况,泥灸的时间也不一样,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灸,养肾在下午5-7点灸,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