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见到很多人说自己肩膀疼痛,反反复复不好,怀疑自己得了肩周炎,其实说起肩痛,背锅最多的大概就是“肩周炎”了,明明肩痛最多的原因是“肩袖损伤”!
有很多“肩袖损伤”被当做肩周炎在调理,这是极其不负责的事情,而且会越调越痛,情况越来越糟,更有甚者,因为自认为肩周炎可以养好,就在家中安心静养,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贻误时机。
中老年人的肩周炎和肩袖损伤发生均很高,也可以两者同时发生,那么我们要怎么区分呢?
肩周炎又叫冻结肩,顾名思义就是肩膀像被冻住了,动弹不得,不仅自己想动动不了,主动活动受限,就算是别人帮着活动,也会发现活动起来很不顺,但好消息是,有自愈倾向,即使完全不管它,有些人也会慢慢好转。
对于肩周炎来说,主动活动关节,有助于减缓关节僵硬,所以需要做推拿、爬墙上举、大范围环转等锻炼以拉开粘连的组织。
而肩袖损伤就不一样了,肩关节上附着有肌腱,辅助着肩部的活动,它们像袖子一样包裹在骨头外侧,这个结构就被称之为肩袖,运动用力太大,辅助活动的袖子破裂了,那么肩膀就不容易抬起来,但是通常别人可以很轻易的抬起你的胳膊。
肩袖损伤肩痛和活动受限完全是因为肩关节肌腱损伤所致,因此需要的是休养生息,避免肩袖上的损伤越破越大。
不管是肩周炎还是肩袖损伤,都不要等有了问题再去调理,上医治未病,平时做好预防才是重中之重。
《中藏经•五痹》曰:“肾气内消……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曰:“夫劳倦之人,表里多虚,血气衰弱,腠理疏泄,风邪易侵……随其所惑,而众痹生焉”。
所以要想保护肩周,扶阳、通络、去风湿是关键,而百草御泥具有扶阳祛邪之功效,配合外敷膏药效果更佳。
肩髃穴
上臂外展90度时,在肩部最高点前下缘的凹陷处。疏散经络风湿,活血化淤。
肩髎穴
在肩部于肩髃穴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肩贞穴
当双肩下垂时,位于腋窝后方竖纹上方大拇指横宽的位置,左右各一,散热通经络,对调理肩胛痛特别有效。
天宗穴
位于背部,大约在肩胛骨的中央,左右各一,按压时会有疼痛传到手臂。生发阳气。
中府穴
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即是本穴。
曲池穴
屈曲肘关节,在肘横纹的外侧头。取穴时,将手掌抵住胸口弯曲手肘时,手肘关节会产生横纹,横纹外侧凹陷处与拇指侧端的交接点就是曲池穴,压迫此处会感觉疼痛,左右各一。